close

我一直試圖找出自己存在的意義。

 

卻從來沒有找到過。

 

和醫生的交談也僅止於他問我答的狀態,反正對我來說我只是想要拿睡覺的藥。但這麼一看,我便從此離不開精神科了。我參加過一次團體治療,但我並沒有發言,也沒有從中得到什麼安慰,從此便沒有再去過。醫師也安排心理諮商師跟我一對一的治療。我只去過一次,一個鐘頭的時間,心理諮商師便幫我安排了一堆的測驗。結論是我有雙極性情感性精神病還有邊緣性人格疾患(BPD)。雙極性情感性精神病也就是說我同時患有憂鬱症和躁鬱症。邊緣性人格疾患,大概很少人聽過,以下以維基百科的貼文解釋好了,我自己也解釋不好。

邊緣性人格疾患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縮寫BPD)又稱情緒不穩定人格障礙,簡稱邊緣人格ICD-10,是一種B型人格疾患。它的主要特徵是精神上,行為上的極端對立表現的同時出現。邊緣人格因介於健康、憂鬱症、精神官能症、精神病這四者之間的邊緣,故稱為邊緣人格。他們和一般人一樣擁有健康的部分,因容易遇到一點小事就感到受傷,無法控制衝動的欲望,作出自我傷害、傷害他人……等破壞性的行為,且這些行為會反覆出現。其他症狀可能包括當面臨著一個時間有限的分離情況,會出現強烈的被拋棄恐懼感、絕望和不恰當的憤怒[1]

邊緣性人格的患者經常理想化或貶低治療師和潛在的戀人,對他們的感覺經常在高關注和異於尋常的失望下交替擺盪。[2]自殘和自殺在此疾患上是常見的,故可能需要住院接受精神照護。此疾病已被《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四版公認在只有超過18歲的成人,而《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則定訂為成年早期開始。然而,有些人說這些症狀也有可能在兒童與青少年中發現。如果不進行治療,症狀可能會惡化導致自殺。[3]

關於此疾病的稱呼,此類患者的社會對立派為了瓦解其顛覆性理念而往往冠之以帶有歧視意味的「邊緣」一詞,而他們自身並不願意接受這類極易引發正常人誤解和排斥的貶意標籤,故其確切名稱仍在討論中。[4]ICD-10手冊將情緒不穩定人格疾病以及相似診斷條件歸類於此。有相關的消息指出BPD患者被暗示人格具有缺陷,而此結論對於BPD患者帶有歧視的。[5]目前精神醫學的各學派仍對此疾患的確切特質、原因與療法有所爭議,但此疾患已被公認為一項重大的心理問題。[6]

 

病因[編輯]

邊緣人格與其他心理疾病的不同在於,此患者有一種根深蒂固的人格特質,這些特質長期形成後僵固不具彈性,使患者產生不當的思考、行為與應對模式

  1. 童年時家庭暴力的受害者或受到極大創傷如:身體或性方面的虐待
  2. 多數病人的童年與家人分離,被忽視,雙親有衝動和憂鬱的特質
  3. 幼年時就被迫擔起成人的角色或角色替換
  4. 人格成熟的過程受到阻撓,與父母分離並形成獨立人格的過程受到破壞

在上述情況下,他們仍卡在依賴他人的角色中,無法發展出獨立的自我。

台灣心理師高育仁著作《你也害怕孤獨嗎?解析邊緣性人格》一書指出邊緣性人格的五大罹患可能因素為:

  1. 0至3 歲的嬰幼兒的照顧品質
  2. 3至12 孤單的童年經驗
  3. 童年的分離創傷經驗
  4. 家庭的不良氣氛
  5. 父或母為邊緣人格者[7]

診斷標準[編輯]

美國精神醫學會[編輯]

美國精神醫學會出版的診斷手冊(DSM-V),以下九項症狀,如符合五項以上,即是診斷邊緣人格的主要依據之一:

  1. 無法忍受被人拋棄,一旦發生,會有激烈反應。
  2. 極端的思考模式,黑白、對錯分明,易造成人際衝突
  3. 有自我認同障礙,自信心低,因此影響人際關係
  4. 情緒低落時,會有自我傷害及放縱的行為,例:飆車、瘋狂購物。
  5. 會藉由輕生、自殘等威脅他人不得結束情感關係
  6. 不合時宜的爆發憤怒情緒,或對憤怒難以控制
  7. 情緒失控時,憂鬱、焦慮情緒會持續數小時
  8. 害怕孤單,經常有空虛感
  9. 在瞬變中,出現與壓力有關的妄想,或嚴重解離現象

世界衛生組織(WHO)[編輯]

世界衛生組織(WHO)在ICD-10對邊緣人格的診斷標準: DSM是美國通用的精神疾病診斷系統,國內也傾向此標準,然而世界各地卻多半使用WHO的ICD-10(國際疾病與健康相關問題統計第十版),我們來參考另一診斷系統對邊緣人格的描述:

ICD-10稱為情緒不穩定人格(Emotionally unstable personality disorder):其中有兩項亞型症狀:衝動型與邊緣型

衝動型:以下五項診斷標準至少需符合三項,且必須包含第二項:

  1. 明顯的衝動行為,且不考慮後果。
  2. 經常與人爭執衝突,尤其當衝動行為受到阻礙或批評時。
  3. 易爆發憤怒或失控行為,且無法控管此情緒。
  4. 對於缺乏立即性回報之事務,缺乏行動的持續力。
  5. 不穩定且善變的情緒。

邊緣型:至少有三項符合衝動型診斷標準,且至少符合以下兩項邊緣型標準:

  1. 在自我形象,目標,內在喜好上的障礙與不確定。
  2. 易涉入緊張且不穩定的關係,且導致情緒困擾。
  3. 強烈的避免被人遺棄(按:害怕分離)。
  4. 以警告或動作,不斷出現自我傷害(按:以避免分離)。
  5. 持續的空虛感。
  6. 出現飆車,藥物濫用等衝動行為。

症狀和徵候[編輯]

患者一般在下面幾個方面有非常不穩定的表現:

情緒[編輯]

邊緣性人格患者感受的情感是比其他人更深且長的。[8]舉例來說,當一種典型的情感一般人12秒,他們的情感時間可能會延長20%。[9]此外,情緒可能會再三重複,並持續一段長時間。[9]因此邊緣人格患者在強烈的情感經驗之後,會需要更長的時間恢復到平穩的情緒基準。[10]

Marsha Linehan的觀點中,邊緣人格患者對情緒的敏感度、高強度和持續時間,有好也有壞。[10]邊緣人格患者常常格外的理想主義、充滿快樂、令人喜愛。[11]然而當他們感覺被負面情緒征服時,會經歷到強烈的悲痛而非難過,羞恥和丟臉而非輕微的難堪,憤怒而非煩惱,恐慌而非焦躁。[11]尤其當感受到被拒絕、孤立和感到失敗時特別容易受傷。[12]在學到其他的應對機制前,他們處理或逃離強烈負面情緒的努力可能引起自我傷害或自殺行為。[13]他們往往知道他們的負面情緒反應的強度,因為不能調節,只好完全封鎖情緒。[10]這行為可能對邊緣人格患者有害,因為負面情緒也有其作用,警惕人們問題情境的存在並促使人們遠離。[10]

雖然邊緣人格患者也容易感到強烈的喜悅,他們特別容易感到煩躁不安(dysphoria)或心理和情緒上的困擾。Zanarini et al.認定在此有四種典型的煩躁不安狀況: 極端的情緒、破壞或自我毀滅、感到不完整或缺乏自我、感到被害。[14]在這些分類中,邊緣人格與三個特定狀況的組合強烈相關:1) 感覺被背叛 2) 想要傷害自己,和3) 感覺完全失去控制。[14] 由於邊緣性人格所體驗的煩躁不安差異很大,感覺困擾的程度是有效的邊緣人格指標之一。[14]

除了激烈的情緒,邊緣人格患者還會經歷情感的不穩和易變性,不僅僅是在憂鬱沮喪和情緒高昂的快速改變,在憤怒和焦慮、沮喪和焦慮中的轉換情況發生更頻繁。[15]

行為[編輯]

衝動行為很常見,包括:物質或酒精濫用、飲食疾患、不安全的性行為、多重性伴侶、過度消費或危險駕駛。[16]以治療「多重性伴侶」作為一種精神疾病的症狀是有爭議的,可能會導致更大比例的婦女被診斷出邊緣人格。因為多重性伴侶違反了傳統的女性角色。(見性別爭議Controversies[17]衝動行為也可包括離開工作或一段關係、離家出走、偷竊,自殘。[18]

邊緣人格者的衝動行為能立刻緩解情感上的痛苦,[18]然而此行為所導致的羞恥與內疚反而更加深痛苦。[18] Manning 2011他們也長期遭受住院、監禁、無家可歸和貧窮的結果。[18]邊緣人格患者經常在感到情緒痛苦、致力於衝動行為去舒緩痛苦這循環中,因他們的行為感到羞愧和內疚,從羞愧和內疚中感到情緒上的痛苦,然後體驗更強的衝動行為去舒緩新的痛苦。[18]長久而言,衝動行為與痛苦情緒經常交替運作。[18]

行為和不穩定的情緒,人際關係,自我形象並搭配九項標準為《DSM-IV-TR》定義BPD主要的特徵,[19]BPD放在Axis II。 邊緣性人格疾患的主要症狀如下[20]

  1. 竭盡努力避免真實或想像中的自我被拋棄。
  2. 不穩定且緊張的人際關係模式,特徵為徘徊在過度理想化及否定其價值兩極端之間。
  3. 自我認同障礙:自我形象(self image)或自我感受(sense of self)持續而明顯的不穩定。
  4. 至少兩方面可能導致自我傷害的衝動行為。
  5. 多次表現自殺的行為、姿態、威脅,或自殘行為。
  6. 由於心情反應過度,情感表現不穩定。
  7. 長期感到空虛。
  8. 不合宜且強烈的憤怒,或難以控制憤怒的情緒。

邊緣人格者的人際關係不穩定,與本身無法承受離別而又害怕親密非常相關。典型的邊緣人格患者會出現依賴、黏人、理想主義等的性格,但一旦伴侶或朋友開始抗拒他們的需求,他們的反彈又會成為另一種極端,像是貶抑對方、抗拒親密的關係或一味逃避等。患者一面期望與人緊緊相繫、被照顧,但卻又害怕親密關係,在這樣矛盾的心態中不斷受苦。 當他們戀愛時,會以某些手段操控對方,像是抱怨身體不適、表現出虛弱或無助、自虐、自殺等,意在引起對方注意並獲得照顧。

由於患者缺乏"客體恆常"(Object constancy)的感覺,故與他人相處時,總把對方當成剛結識的人,無法以一貫的態度來面對,所以對對方的感覺總是變來變去。也因為總是專注於局部,無法感受並看到事情的全貌,所以較難從過去的錯誤經驗中學習,也無法客觀了解自己的行為模式,因此不合適的感情模式總是一再循環。例如典型的女性患者會再回到施暴者的伴侶身邊,再次受虐,男性患者則和不適合的對象交往,且總是一再循環。

也因此在這樣的惡性循環之下,使得患者對於自己的自信心日漸低落,產生自我認同障礙,也懷疑別人關心自己的動機,由於上述原因,他們無法培養真正的自信,以健康的方式依賴他人,使他們在與人交往時,難以達到真正的親密。

自我傷害和自殺[編輯]

自我傷害或自殺行為是在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中的一個主要診斷標準。自此行為管理和恢復是複雜和具挑戰性的。[21]邊緣性人格患者的自殺率是8%至10%。[22][23]

自我傷害是很常見的,並可能發生有或無自殺意圖。[24][25]非自殺性自傷的理由不同於企圖自殺的理由。[13] 非自傷性傷害的理由包括表達憤怒、自我懲罰、產生正常的情感(經常的解離反應)和從情感的痛苦或困難的情況分散自己的注意力。[13]相反的,企圖自殺通常反映一個自殺後狀況會較好的念頭。[13] 自殺和非自自殺性自我傷害是種感到負面情緒的反應。[13]

性虐待可以特定觸發傾向邊緣性人格青少年的自殺行為。[26]

人際關係[編輯]

邊緣性人格患者對別人對待他們的方式可以很敏感,當受到善意的表達會感到強烈的喜悅和感激,感到批評或受到傷害時會強烈的哀傷或憤怒。他們對其他人的感情經常因失望從正轉負而轉移,輸給別人感到威脅,或喪失自尊。

arrow
arrow

    Cheeno03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